2019年8月21日,以“互联网公益众筹法律风险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赴北京、杭州、深圳三地调研项”为主题的武汉大学暑期实践校级团队的两名同学,在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处的推荐下,前往深圳市慈善会进行交流学习。
武汉大学实践团队基于互联网公益众筹迅速发展的背景提出该课题,意图明确该领域各方法律本质与责任范畴,以引导众筹平台发展,保障捐赠人权益;同时尝试构建互联网公益众筹监管的法律规制体系,为相关治理提供理论借鉴,最终期待以众筹形式推动我国公益事业与互联网金融发展。
实践团队的前期研究仅仅限于对国家立法、政策文件以及学者论文等理论研究,为了更加贴合中国慈善业的实际情况,实践团队选择向慈善业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寻求指导。深圳市慈善会是目前深圳最大规模的具有公募资质的枢纽型慈善组织,捐资总额逾30亿元人民币, 是深圳市募捐主渠道。因此,实践团队向深圳市慈善会提出了访谈申请,并得到了深圳市慈善会的支持。
8月21日上午十点,深圳市慈善会项目部郑渠总监等三位前辈接待了实践团队。访谈过程中,实践团队向三位前辈请教了包括深圳市慈善会运营模式、与民政局等政府机关及腾讯公益等公益组织的合作关系、对慈善会平台下的众筹项目中受捐人等主体的审查方式、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途径及程度等问题,深圳市慈善会的三位前辈都悉心解答,使得实践队成员对于互联网公益众筹、对于中国慈善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访谈中,郑渠总监强调了为了规避互联网公益众筹中的风险,不能一味地加强审查,而应当尝试在项目设计之时就通过各种途径避免诈捐、骗捐的产生。例如,在有关重大疾病的众筹中,选择将公益项目的善款直接对接医院系统,而不是将善款打到受捐人的账户中,如此就能有效避免受捐人骗取善款、滥用善款。郑渠总监说,通过项目的合理设计,实现“防范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诈捐、骗捐的出现。实践团队对此深以为然。
在访谈的最后,深圳市慈善会的三位前辈对武汉大学学子愿意选择互联网公益众筹这一慈善课题作为研究主题表示了欣慰和认可,并祝福实践团队越走越远。实践团队对深圳市慈善会愿意接受访谈申请表示了由衷的感激,并承诺一定会不负各位前辈的支持与指导,在实务界的声音写入研究报告中,为中国慈善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