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4月8日电(记者魏蒙、实习生乔彦杰) 在本届科博会上,惊现“慈善”的身影,,科博会的口号是“科学与生活”,与“慈善”有何关系?但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在科博会现场释疑道:“慈善也是现代科学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美丽端庄的房涛很有丽人的风采,而且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她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家现在已不再简单地去获取财富了,很多的机构在考虑如何支配财富,如何回报社会,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要求,并认为这也是如何科学生活的问题。人生的第一阶段去得到社会的恩惠,成长、学习。第二阶段有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就慢慢成熟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回馈社会了。如果不是这样就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她还举例说:“就像香港有的巨富留下20多个亿,但如果他没有在生前处理好他的财富,那么真正留下的是什么呢?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纷争和烦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人生其实并不是完整的。”
据了解,慈善是一项悠久的社会传统,它的基本内涵是借由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服务,来提升人类的福祉。目前,慈善事业做得最为成熟的当属美国,美国目前有大约65,000家各类慈善组织,共拥有5,000亿美元多的资产,每年的慈善救助行为共计336亿美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所有在美国,不管是上大学、参观博物馆、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借阅书籍、在医院接受治疗还是在哪一个公园享受闲暇一刻,人们处处都可能是慈善行为的受益者。
房涛说,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在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等软环境的层面上其实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中国慈善业做需要做的工作是:慈善意义的弘扬、慈善文化的传播和慈善文化的宣传。房涛还特别用深圳作为例子来说明:在深圳这个城市,民开慈善事业的资源非常好,很多企业家也非常有爱心,但是很多爱心企业实际上不是特别清楚去如何进行捐赠,而且他还有很多的疑惑,比如官方慈善机构的钱是不是每一分钱用到救助者身上,还有慈善会对这个的过程有没有参与?所以对这方面的宣传很重要。
据了解,国外将慈善作为现代科学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也相当注重创新,其中创新出的一种形式就是建立相应的基金,并对基金进行安全有效地使用。房涛对此也有同感。她说,现在很多救助者经常是孤立零星的,并没有参与救助过程,其实这就遏制了很多中国企业捐助的热情,他们非常希望像诺贝尔基金一样1901年成立到现在跨越百年,每一年都有上百多万美金的慈善基金出来。而不是说我给你100万到贵州水灾,200万到云南,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所以应当建立持续的甚至于有可能永续的基金模式,
房涛欣喜地说,在这一方面,深圳已取得进展。深圳中航集团捐赠了2286万作为基金,每一年投资理财的部分其实是跟科学生活相连贯的,以理财部分来作为当年慈善的支出,基金就会不断长大。就像全球慈善基金的创始人卡内基和洛克菲勒的基金一样,虽然企业不存在了,但是基金却千年传承,让全世界范围都能够受惠。
房涛还表示,希望把中国经济建设领域的优秀经验和商业智慧能够更多地注入到社会建设之中,因为对慈善事业的社会建设在今年中央已提到“四位一体”的层面,所以既要促使生活讲科学讲质量讲效率,也要使慈善本身讲求好的效率。特别是对于开展慈善事业也要有成本观。并不是说做好事搞慈善就可以不计成本了,事实上,计了成本,才有更多的社会价值的回报,慈善基金才会有更长的生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