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多种角色的共同努力:践行者的热情投入,管理者的有效疏导,捐赠者的无私支持,监督者的认真负责……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有专家学者的理论总结与理性建言。在广东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历程中,我们已屡屡看见他们的身影和足迹。南方公益周刊特辟“公益导师”专栏,传播他们的思想。
身形精瘦、目光炯炯是他标志性的外貌特征,高谈阔论纵横捭阖时习惯大幅度地挥舞双手是他的行为特征,演讲时“中气”充足到“振聋发聩”是他的言语特征……这位老师,在广东的公益志愿服务领域享有盛誉,而他自己却更愿意自比为一根“蜡烛”,为彰显现代公益之精神而“烛照”四方他就是公益志愿服务领域知名专家谭建光。
从“学雷锋”到“人人公益”
“人在一生中一定会努力去得到很多东西,但水满则溢,人在获取的同时也一定要付出。志愿服务就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让人心中安详。当你改善了别人的境遇,自己也会感到轻松和欣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付出,其实也是别人赠予你的机会。”今年年初,谭建光在当选“广州十大公益人物”之后曾这样感言,用“付出”二字归结了他个人对于志愿服务的感悟。
他对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我的几个朋友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之中,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志愿者。我发现他们在从事志愿服务时非常热情,在他们这种热诚的感染下,我开始关注这个领域。”
1990年,谭建光带队到珠三角某市调研“学雷锋”活动,一个案例将他深深触动。那年的“3·5”学雷锋日当天,该市中心广场的志愿服务集市热闹非凡,可就在第二天,一位老太太来到广场希望向志愿者寻求帮助,却不见任何志愿者的影踪,最后,还是广场的保安告诉她:“大妈,今天是3月6日,不是3月5日,今天不唱(学雷锋)这支歌了!”
保安的这句话对谭建光震动很大,从此他开始反思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应该如何日常化、生活化,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积累,他逐渐确立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享受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
搭建民间与官方沟通桥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日益开放,民间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谭建光也将主要精力转向培育民间的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组织。
他认为,长期以来民众习惯了依赖“全能政府”,让社会组织的生长与发挥受限。为此,他借助“半官方”的身份,在政府部门与民间力量之间搭建沟通和互动的桥梁,一方面协助政府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另一方面为社会组织争取成长的空间。
近两年来,社会组织登记注册“门槛”降低,但一些组织在登记注册后却面临新的困难。身为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意见领袖”之一,谭建光一方面积极推动相关政府部门调整法规政策,另一方面也勉力引导社会组织提升自身规范发展的能力。
随着中国社会工作和志愿者(义工)服务的蓬勃发展,谭建光进一步倡导和推动“社工+志愿者(义工)”合作机制的建设。面对记者,他语速极快地说:“社工有专业优势,而人力资源欠缺;志愿者(义工)有人力优势,但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如果实现双方的需求和资源的有效对接,将能够更大限度地帮助有需要的人群。”熟悉他的人都已经了解,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已成为他的标志:永远让热切的激情奔流在理性和建设性的框架之中。
【人物简介】
谭建光,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兼任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研究项目专家、中华志愿者协会社区委员会专业总督导、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等。
【导师妙论】
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服务十条指引
伴随中国政府的改革和社会创新,公益服务类的社会组织登记注册门槛业已降低,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成立组织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公益服务,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委员会综合长期以来的调查研究经验,提出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服务的十条指引,供各社会组织参考。
把握社会创新趋势,开发公益服务新领域。
发挥组织成员特长,选择恰当的公益项目。
针对社会人群需求,细化公益服务技巧。
吸收创意文化因素,增添公益服务魅力。
争取工商资金资源,壮大公益服务实力。
推动政府委托购买,持续公益服务内容。
加强社工、义工合作,提升公益服务水平。
促进组织成员成长,丰富公益服务功能。
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公益服务信用。
扩大国际国内合作,焕发公益服务生机。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