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前,邓飞是一名调查记者,写了近160篇批评报道,以笔为针,刺穿国家肌体上的病灶,他的QQ签名一度是“写出这个国家的幽暗秘密”。
如今,他成了“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发起人,倡议大家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让乡村的孩子免于饥饿,他的微信签名变成了“大爱温润人心,行动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从最初用两万元捐款在第一所学校生火做饭,到如今惠及近7万名学生,并推动国家累计投入400亿元资金用于改善乡村孩子的营养,被业界评价为“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1月4日,到广州参加候鸟保护论坛的邓飞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从调查记者到公益人,邓飞说工作强度更大了,但心不累,因为每一次行动都在带来改变。
柔软:孩子触动社会躯体
国字脸,剑眉之间印刻着因长期蹙眉形成的“川字纹”,一开口便是浓浓的湖南口音——邓飞的形象与“柔软”二字相去甚远,更符合“金刚怒目”的调查记者形象。邓飞直言,自己身上有湖南人的“匪气”。
“匪气其实是直截了当,不会拐弯抹角,又有人情味,讲义气,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有想象力。”邓飞说。
11年的记者生涯中,邓飞曾写过近160余篇调查报道,送了不少人“进去”,他说自己曾希望通过批评报道形成一股愤怒的压力去影响决策者,改变这个国家,但现实的回应却是,一篇报道能改变的太少,他于是寻找新的方式。
2011年初,在贵州一个山崖下的小学里,179名孩子没有热腾腾的午饭吃,他们或吃用塑料袋带来的冷饭,或者喝凉水充饥。孩子们的遭遇触动了身为人父的邓飞。
不久后,中国许多大城市的路边广告中开始出现乡村孩童捧着饭碗的巨幅特写照:脸蛋皲裂的女孩大口地吃着饭;年幼的女童用筷子将自己面前的饭喂给一旁更小的弟弟吃……
“人对孩子都会心生恻隐,我发现了庞大社会躯体上那个灵敏的触点。”邓飞将乡村儿童饥饿的图景铺展到公众的视野内,激活了无数人的爱和善良,人们带着各种资源汹涌而来,汇集成为一条奔涌的大河。
从2011年筹集到2万元、建第一个学校食堂开始,截至2013年1月,“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共募款超过7000万元,参与人数突破千万,项目惠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8所学校,7万余名学生。
联合:聚集善良形成行动力
筹集到这么多善款的邓飞却说,在做公益之前,他很少主动捐款。
“以前认为捐款都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看到新闻报道那些企业都是上亿地捐,我觉得这不是我的事。”
邓飞说现在他认识到了公益与慈善的区别:“慈善是以个人的财力回报给社会,而公益是公共利益,需要每个人来承担责任。”
在开始自己的公益项目之初,邓飞常考虑的是如何降低门槛,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进来。“资金众筹,事物众包”是邓飞开展公益项目的主要方式,互联网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最初在微博上发布被拐儿童照片,发动全民寻找被拐儿童,到在微博上展现贫困山区儿童的午餐困境,引发全社会关注,邓飞发现微博不仅能推动信息的流通,还可以联合各界采取有效的行动。
“中国人并不缺乏善良,缺的只是一件将它们聚集的工具。”邓飞说,因为微博,中国人不再是一地碎玻璃。
如今邓飞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在了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上,这成了他的工作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方式。公益项目中遇到一个问题,他首先会将其发布在微博上,接着他能迅速在互联网上得到各种回应与资源,随后他将志同道合者拉进一个微信群,通过群聊实现方案的落地。
“免费午餐”全职工作人员只有20余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承担了宣传推广等工作,互联网让分散在各地的志愿者能够高效运作。
在约访邓飞的过程中,记者也体验了一回“免费午餐”特有的工作模式:约访成功后,邓飞马上将记者加入了采访当天一个聚会的微信群,群里可获得时间地点等信息;采访结束后需要受访者提供图片,邓飞又拉了一个群,让群内的工作人员直接与记者对接工作。
透明:不能成为自己憎恨的人
1月6日,邓飞转发了一条微信,里面提到,邓飞在深圳的一场演讲结束后,一位老太太专门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贪污。”
他对于这条微信评论说:我的承诺亲友们都记得,并且放在心里,我好意思、忍心辜负你们的信任吗?
邓飞说,在做公益之初,他便用曾经当调查记者的经历拷问自己:“不公开、不透明、贪污腐败,这些做记者时痛恨的事情,是否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不能变成自己所憎恨的那类人。”
2011年,一直关注邓飞微博的广州设计师王锦涛看到了“免费午餐”的募捐倡议:每捐赠3元就能让乡村孩子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午餐,项目承诺公开透明。王锦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募捐账号汇了几十元钱,没过多久,便看到了自己的捐赠被公布在网络上,此后才放心捐赠。
为了实现公开透明,“免费午餐”项目在网上公布每一笔捐款,为了让捐款人能看到资金的流向,受捐赠的学校每天通过微博公开情况。
114字的微博公开不仅给受助学校形成压力,有效防范贪污,更让捐赠者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带来的改变。
2013年12月,邓飞的新书《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出版,记录“免费午餐”这场全民公益行动一路走来的清晰轨迹。扉页上,邓飞写着:这本书,献给我的女儿三三,和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乡村孩子。封面上,一个名叫“奉献”的男孩嘴角粘着饭粒,眺望着远方。邓飞说,孩子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的是希望,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