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调查的《北京“善薪计划”知晓度状况调查报告》出笼,调查显示,有27.8%的人群愿意参与“善薪计划”。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76%的人认为“善薪计划”按照捐款人意愿自动扣款的方式很便捷,是一种公益创新。显示出此类公益形式可以带动更多的公众践行公益。本次调查为时2个月,共回收有效问卷20150份。
“善薪计划”以具有固定收入的个人为主要筹募对象,以银行业务平台为主要支持平台,在储户授权的情况下,银行每月从储户账户中划出一定数额的捐款,捐赠给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者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确定捐赠额度,捐赠金额为整数。3年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善薪计划”的推广做出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有1万余人参加与了“善薪计划”。
2004年,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淑惠在考察加拿大公益组织时即萌发了“善薪计划”的想法。她发现加拿大普通民众的捐款要大于机构的捐款,在街头进行募捐的公益机构也总是让愿意参与公益捐款的民众写下他们的银行卡号,实现了一种便捷参与公益的捐款方式。
作为“善薪计划”的创意者和主导者,陈淑惠认为优秀公益项目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受益人是需要帮助的典型人群;第二,平台搭建要便于民众参与;第三,要便于公益组织规范操作;第四,能够做到让得到帮助的人继续帮助别人。在考察台湾慈济公益机构时,陈淑惠了解到慈济公益有一种特别重要的志愿者筹款方式,志愿者每人负责筹款40户,哪怕一户筹一元钱都行。这些志愿者基本上都是受到过帮助的人,比如有的就是海啸中的受灾者,慈济公益让他们从悲伤中站起来,同时又发展他们成为志愿者再去帮助别人。“而我们公益机构的志愿者更多来源于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城市,没经历过什么困难,体会不到被人帮助时的心灵感受。所以我们想从‘善薪计划’项目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改变人生,同时,也要发展他们成为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让他们体会到慈善在自己身上的意义,从而去更好地帮助其他人,把爱真正传递出去。”
“善薪计划”自2010年5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北京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此次关于北京“善薪计划”知晓度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参加过公益活动的人群中,最近一次参与公益活动类别最多的是助学类和扶贫类,而助学、扶贫、助残、环保又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四个公益领域。著名环保人士汪永晨希望“善薪计划”多支持一些青少年环保项目,尤其是引导青少年多关注大气、河流污染等问题。
“善薪计划”所得捐款主要用于帮助青少年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如教育资助、生活扶助、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救助等慈善用途。2013年,重点开展“善薪计划——助寒门英才上高中”项目,通过在国家级贫困县选取一定数量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生,资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从而有机会步入高等学府,实现他们的成才梦想。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对捐款进行管理和落实。
通过调查,陈淑惠发现,目前有一个现象,在高中、大学里,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农村孩子初中还可以上,到高中,农民孩子就上不起了。“为什么?因为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了。我们曾为落实‘善薪计划’项目而到广西农村进行深入调研,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到初三就开始摇摆,因为家长告诉他们已经无力供其上高中。于是,男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女孩子初中毕业就出嫁了,目的是为哥哥、弟弟以后能够娶上媳妇攒钱。‘善薪计划’就是要全程资助这些贫困孩子读完高中,乃至于大学,我们还有一个‘学子阳光’项目,就可以帮助这些优秀的孩子上完大学。”
资深媒体人士曹喜蛙认为“善薪计划”是一个创新的公益项目,其银行月捐模式非常便捷,着实倡导了“人人可公益、时时可公益、处处可公益”的国际化、常态公益理念。
2010年5月25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面向个体捐赠者的“善薪计划”;2011年,“善薪计划”入选2010中国年度慈善事件;2013年,“善薪计划”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创新奖。
据悉,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自1994年成立到2013年12月底,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筹集款物6.8亿元;在全国援建希望小学523所;建立希望阅览室176个;建立希望图书角242个;建立希望书库302间;建立电脑教室74间;建立希望厨房32间;为91568名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14147名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大学生提供教育资助;为28504名北京市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提供生活扶助,为18342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生活扶助;为96名重病青少年提供医疗救助;建设“绿色希望工程”项目林33041亩。
来源:(中国公益慈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