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学雷锋日,温州“红日亭施粥摊”又再次忙碌了起来,但这个小亭子并不是为了每年的雷锋日应景,而是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慈善标签。施粥,这一简单古朴的善举,让一种慈善精神由古至今绵延开来,以原始淳朴的形式感染着现代人的心灵。
红日亭施粥摊位于鹿城区江滨路与环城东路交叉路口,是由23位老人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几十年来,他们从夏日免费供应凉茶,发展到近几年寒冷天里免费供应热粥。几位老人的坚持,使这一平民慈善之举受到广泛关注,一时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也吸引了社会资源,开始有个人与单位捐款捐米、提供志愿服务。
红日亭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后来被拆除,上世纪70年代华盖山广场建好后,鹿城区一批爱心老人在这个广场上临时搭建新的红日亭为路人烧制免费伏茶、施粥等,“红日亭”因此成为温州民间慈善的代名词。2012年,红日亭进行易地新建,方案经媒体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从8个征求方案中由市民选出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确定。
2006年8月,一起煮茶的朱永麟、张明生、叶宝春等几位老人聊天说到,很多拾荒者和清苦的外来民工,不能吃到一餐正常干净的饭菜,大家商量着是不是可以煮点粥免费提供给他们。老人们很快就把想法付诸于行动。花了近五千元买锅买炉,再配上碗筷瓢盆,都是他们从自己的养老钱里省出来的。
施粥摊每日消耗的大米、燃气、运送等费用是笔不小的开支,2007年一年,这个粥摊的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现在光是米和小菜的花费,一天差不多就要600元。老人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好心人的捐助。目前,热心在“红日亭施粥摊”服务的老人有二十几位,年龄最小的也有60岁,他们都是志愿者身份。
老人们的善举感染了周围越来越的人,一些周围社区的邻居不断地为他们送来米和钱,也有好心的个人和机构主动找上门来捐赠。摊位上就设有捐助箱,一些人在这里喝完粥后,也会留下一些善款,还有一些人定期给他们送一些钱过来。
施粥摊发起人之一、年逾80岁的朱永麟负责“红日亭施粥摊”的财务,他说:“给我们捐款的人很多,筹集来的钱都存了银行,这样收多少、花多少账目很清晰。现在,我们账户里有20多万剩余。”他介绍,“红日亭”不仅施粥,夏天还备下凉茶,每逢传统节日,还要准备一些节日特色食品,像清明饼、月饼、粽子等免费提供。
“红日亭施粥摊”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开设之初也曾被质疑“影响市容”,摊子上的雨棚也面临被拆;还有一些人认为老人们没有健康证,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但是老人们的坚持,也在改变着周围。所在广场的管理处同意他们设点,而且在附近增设了厕所,特意安排两名清洁工帮助粥摊清理现场卫生。
“亭子其实是一顶帐篷,里面有一些桌椅,可供年老体弱的人坐着吃,更多的人坐在外面。那里正好有几棵大树,也成了吃免费粥的人休息的地方。每个领受大米粥的人都可以拿到一副同样免费提供的碗筷,为了卫生的考虑,碗用可以盛食物的塑料袋包裹。在亭子的一角,甚至还有免费的小菜提供,种类有酱瓜、黄豆、榨菜等等,用一个个小碟子盛着,供人自由取用。在那亭子的一侧,有一个”捐献名单“,表明是一些有善心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