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的人多少都会担心被道德绑架,事实上,用道德绑架别人往往事与愿违,诚如师曾志老师在授课中所言,越用道德绑架,越毁灭你,还与你无关。
除了公益人被道德绑架的话题,对于诸如公益人能不能拿高薪?公益的源动力是什么?“公益江湖”喧闹背后的五味杂陈等话题的思考甚至纠结在业界似乎从未停止。
有两种倾向比较凸显。一是认为公益人就是应该奉献的,无需刻意高调,不要或少要报酬才合乎做公益的初衷;一是认为公益是有成本的,理应获得应有的报酬,而且合理合法的拿到高薪,会更 有利于公益精神的弘扬。想象在不违背公益原则的前提下,让公益惠及众生且能持续发展,让公益人不离初心还快乐尊严,应是最好的结果。
慈善可大可小,人人皆能公益,对方很快乐,我们也很快乐,这就够了。公益不尽是哭哭啼啼,快乐也是感人的。我们要的是人人公益、快乐公益、有效公益、持续公益。
有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说明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联想我们的公益历程,我要说的是, 在经历了最初的少有人做公益,到公益的盛行之后, 当公益真正成为每个人的一种习惯,当慈善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不仅有关公益报酬的纠结、道德绑架的困扰,都将不会成为问题,更重要的是,慈善公益事业会如静水深流、润物无声,
直至看上去没人做公益,这算不算是公益理想的至高境界?